內容來自YAHOO新聞
新北市當舖機車借款買收視率氾濫 陸電視劇吹歪風
旺報【記者廖慧娟╱綜合報導】
因「一劇兩星」(一齣戲只能在2家衛視同步播出)政策,大陸電視台擔心購劇成本變高,形成以收視率決定給付版權費多寡的「收視對賭」策略;為取得高收視率,拿回應得的版權費,製作公司不惜花錢買通收視率調查機構,導致「買收視率」歪風。
即將推出新戲《大秧歌》的導演郭靖宇,日前公開抨擊大陸電視圈「買收視率」的作法,並以「黑道收保護費」比喻,表示大陸電視圈收視率造假現象,已經嚴重到猶如黑社會收「保護費」,3個月前就有人提醒他,甚至明目張膽地告知:「今年播出環境特別險惡。如果你不搞,絕對上不了前10名」,意圖逼他就範。
政策衍生「收視對賭」
曾是受害者的導演楊陽,也曾炮轟「買收視率」歪風,表示她不願同流合汙,以致今年3月她所執導的電視劇《天使的城》出房屋信用貸款融資缺錢急用哪裡借錢現首播第1天收視率不錯,其後2天沒收視數字的慘況。
《重慶晚報》、搜狐娛樂、人民網報導,以前1齣電視劇可在4家衛視同步播出,購劇成本可由4家電視台平均分攤,即使不幸買到觀眾不喜歡的戲,電視台損失不大。但大陸官方實施「一劇兩星」政策後,每家衛視必須負擔50%的成本,因此衍生「收視對賭」策略,亦即電視台與製片公司約定「保底價」,再協商收視率目標,電視台依據收視率能否達標,決定給付多少版權費。
舉例來說,每集50萬元(人民幣,下同)、20集電視劇,總價1000萬元,但電視只先給製作單位每集5萬元、總計100萬元的「保底價」,剩餘的費用就變成「賭資」;如果收視率達到目標,製作單位就可以得到其餘的900萬元;若收視率不如預期,電視台就會扣錢,最後製作單位可能回不了本,甚至血本無歸。
張國立稱不敢買
張國立稱不敢買
因此,製作公司除加強宣傳,鼓吹觀眾看劇外,就是砸錢收視率調查機構拉抬收視數據,讓電視台主管願意給付購劇款項。
自製自演多齣電視劇的張國立,今年年初就曾炮轟「收視率造假」的現象;21日參加2015秋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舉行的論壇時,再度提及「買收視率」現象,但強調自己膽小,害怕大陸廣電總局要開始整治收視率的問題時,會成為不良示範的經典人物,他從未買過收視率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買收視率氾濫-陸電視劇吹歪風-215005760--finance.html